有在關注生食相關要聞的朋友,對於貓吃生食導致結核病的新聞可能略有耳聞,美國、英國與歐洲大陸都有寵物食用遭污染的食品生病,甚或死亡的案例出現。餵食貓咪生食是安全的嗎?如何能夠預防?
結核病在世界各國普遍流行,是一種人畜共通的傳染性疾病,有多種不同菌株,牛、羊、鹿、及禽類各有其共通和不同菌株,皆可透過空氣、飛沫、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傳播。生食若受到污染,極有可能導致貓咪染病,若出現不明原因的漸進式消瘦、長期咳嗽及肺部異常、慢性下痢、乳腺或淋巴結腫脹等可初步確診,然而貓咪確診結核病並不容易。
一般常規皮膚檢驗方式對家貓並無效果,只能透過多聚酶鏈式反應 (PCR),或DNA原位雜交技術 (DNA hybridisation) 來確認,其檢測方式耗時且價格高昂。最後剩下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IGRA),但測試若為陽性也不代表貓會出現臨床症狀,因為不一定是感染到致病性菌株Mycobacterium bovis。
此處再度體現了定期追蹤貓咪體重的重要性,漸進式的消瘦在每日的相處中很難察覺,因此必須強調,平時多量體重比血檢還重要。許多疾病初期都會發生體重減輕的狀況,體重減少超過半公斤飼主就應警覺。
根據國外文獻表示,過去紀錄中受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的貓咪都是放養貓,有外出狩獵的習慣。三分之一確診的病例中皆為結核分枝桿菌復合病原體 (MTBC),其中約有15%為牛分枝桿菌 (Mycobacterium bovis) 感染。文獻同時表明結核病屬地域性敏感的瘟疫,當時這些受到感染的貓咪所居住的區域之附近農場或野地生態皆有疫情爆發。
經濟動物皆需定期做檢測,並妥善做好籠舍飼養管理,目前以台灣來說,畜養動物中的結核病是可控制的,檢測中凡有陽性反應之畜隻都必須直接人道撲殺,其肉品和相關生產品皆禁止販售及食用。雖說不肖廠商防不勝防,但生肉飲食對貓咪整體來說,是利大於弊的飲食模式,因此平時應多確認肉品來源,督促及關注商家及牧場的防疫與檢疫、檢驗項目,並避免選用來路不明之『野味』,是餵食生食必須的課題。
蘿蔓生菜的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近年多起爆發美國蘿蔓萵苣污染的新聞,美國多年前甚至有數人因感染而死亡,而每年台灣蘿蔓萵苣進口量高達四千公噸,在台灣看到新聞的當下你是否會決定這輩子再也不要吃蘿蔓萵苣?一般人可能不一定接收到相關資訊,餐廳上菜了照吃不誤,頂多拉個肚子,但抵抗力低弱的人可能就得終身洗腎;精明一點的人,可能會詢問食品來源,再決定吃不吃,然而這類事件過了一陣子,大家就忘了。
英國於2018年有13隻不同地區的非放養家貓因食用同一品牌生食,在三個月間前後確診結核病,疑遭污染的產品則於第四個月緊急招回並銷毀,當時英國西南部為畜隻結核病的疫區。有六隻貓表現出結核病臨床症狀,並有五隻死亡,其餘七隻貓咪的IGRA檢測皆為陽性反應,其中四隻劇烈消瘦的貓治療後痊癒。我們身處一個食品工業及畜牧業發達的年代,集合飼養若防疫管理不當就很容易造成疫情爆發,甚至造成食品污染。平時餵食生食就應多注意疫情相關資訊,避開相關疫區肉品,選擇公開透明、信譽及品質良好的商家是不二法則。
Comments